找到相关内容1935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简说儒佛道三教在形神观上的融合与纷争

    印度佛教原是不讲灵魂不灭(神不灭)说的。佛教教理中有所谓三法印之说,即印证佛教有三个标准之说。三法印,即是指诸行无常(世界上的万有变化无常,都不是永恒的),诸法无我(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而有,没有独立的...寂静的思想,慧远也用神不灭论来解释之。慧远在《沙门不敬王者论·求宗不顺化》中说:  是故经称,泥洹不变,以化尽为宅,三界流动,以  罪苦为场。化尽则因缘永息,流动则受苦无穷。何  以明其然?夫生以形为...

    许抗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4865372.html
  • 超越自我---无我即解脱之前提

    快乐!  第二,十二因缘的修习  这是许多能够临终自我关怀的圣者的惯用方法,佛陀不在人间说法的时候,也有人能够从宇宙万事万物都是“缘起”的角度开悟,明白了一切诸法都只是因缘和合而起,并没有内在实质性的...究竟的真理。佛陀圣人们出现于世,或者不出现于世,都是不影响这种真理的普遍性存在。所以,佛陀常说,真理不是佛陀创造的,而是佛陀发现和证悟的,任何人任何众生都有可能获得这种证悟。当然,这需要看各自的因缘福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0565489.html
  • 金刚经札记(1)

    。  此会的同本异译有六种,见第三节。关于杂部其它十会就不再赘述。  “般若波罗蜜”,意即“通过智慧到达彼岸”。全部《大般若经》主要是在说明世俗及其面对的一切现象,均属因缘和合、假而不实,惟有通过“...法华经》说“诸佛如来以一大事因缘故,出现于世,无非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  见而已矣!”又如《梵网经》云“吾往返此娑婆世界,八千余次。”诸佛出世益物情怀于此大畅,不待言矣!然佛陀为了逗利群机,观机施教,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2165507.html
  • 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导读

    若舍此而修他法,且察大势至菩萨,未遇超日月光佛教以念佛,其修行已历恒河沙劫,所修法门,不知其数,皆未圆通,于此可省焉。  3、因缘和合方生净土  二人相忆,二忆念深。如是乃至从生至生,同于形影,不相乖异...因缘,与得证念佛三昧之来源。故念佛法门,方便虽多,而推此法门,为最圆顿直捷,简便易修。 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,实为念佛最妙开示;众生果能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以念,岂有不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,近证...

    慧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1865570.html
  • 略论两晋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

    真谛(佛教的真理)两种见解的矛盾。正如《中论·观四谛品》青目注所说:“众因缘生法,我说即是空。何以故?众缘具是和合而物生,是物属众因缘故无自性,无自性故空。空亦复空,但为引导众生故,以假名说,离有无二边,故名为中道。是法无性故,不得言有,亦无空故,不得言无。”这即是说,从真谛(或称第一义谛)看,物无自性,因缘和合而生故非有;但既已和合而生,以假名说,又不得言无,应是非无。这是一种十分精致而圆滑的...

    许抗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5965681.html
  • 略述《摩诃止观》

    知天下春,睹一叶落知天下秋。所谓六凡、四圣乃至整个宇宙,都不过是介尔一念心的产物。  于此一念心,念念用即真、即假、即中三观观察。观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产生,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,而成了“...则功德无量。如卷一说:“若知如来说因缘法,即指初菩提心;若于无生无灭,指第二菩提心;若本性清净,指第三菩提心;若于一切法知本性清净,指第四菩提心。初菩提心已能除重重十恶,况第二第三第四菩提心耶。”这里...

    释法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13665700.html
  • 略谈中国佛教的伦理学说

    天台宗从三谛圆融说出发,认为“因缘所生法,即空即假即中”,空假中三谛圆融无碍(诸法因缘和合而生,而无自性,所以是空,同时亦是假有,亦空亦假即是中道,因此空假中三谛圆融),因此提出了“一色一香,无非中道’...人生的真谛(人生哲学),提出四谛和十二因缘的学说。他站在出世主义的宗教立场上,为人们解答了生死问题、苦乐问题、解脱苦难的途径问题以及达到佛教最高理想、进入“涅檠”境界等问题。下面我们就四谛和十二因缘说作...

    许抗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0365722.html
  • 郑振煌教授弘法记

    我们的心识中。心识的种子有一天因缘和合了就会生起,这就形成我们的业。而我们的业力表现在哪里?我们都是以个人的思想、个人的观念、个人的经验来诠释这个世界,有如瞎子摸象,包括一切的人事物,别人所说的一句话,...人生是苦海,有感于无知和烦恼,使得人还能自由吗?佛陀因为此因缘才会出现在这个世间,佛陀的教法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追求自由。而追求自由一定要有这个力量。这个力量就是对着无常的思维,同时激发起自己想要追求自由...

    陈秋燕 笔录 黄严瑞校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5765773.html
  • 圆满的成佛之境

    现象世界的存在皆因缘和合而成,无有常住不灭之性,故空。行者观诸法因缘而生,变幻无常,无有自性。这种空观破除了无明众生将虚幻的现象界当成真实永恒的谬误。当行者通达了事物的假有性时,他/她即悟人了空谛,断...一面。善、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,犹如冰和水的关系,乃是一种因缘而起、存在于同一实相体中的状态。   三、三谛与三观:互即互融   "三千诸法"是智顗联系观心对实相在认识论层次上...

    沈海燕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0865841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时间观

    建立的?谓于理性中,由事相因缘,即诸因缘和合,触动引发,乃据理性无为,完成因果事相。然其事相唯现在有,过去未来是不可得的。   在此或有人间:过去未来若果真不可得,为什么人们常说过去怎样、未来如何?...如来的圣教。   二、二缘生故:吾人的认识生起,不论是间断的前五识,抑或是相续的第六识,都必有其所依所缘,所谓二缘生识,就是指此。如眼识,以眼根为所依,以色境为所缘,根境和合而识得生。前五识如此,第六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665950.html